一个企业logo真的那样要紧吗?没错,它是进入大家脑海中最直接的刻印。
在使用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时候,大家会第一想到脑海中记得的印象!我见过很多公司凭着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Logo设计,摇身一变从小乌鸦成凤凰,逼格直接就变了。
有人说,换个logo而已,一个装逼而已,有哪些可讨论的?那你就错了。
与其说一个好的设计师,都是深谙心理学的心计boy,倒不如说,一个好的Logo设计,小改是企业稳步试错渐渐成熟,而大改则是企业洗心革面的开始。
这里的洗心革命并非贬义词,我称之为模式和策略的大调。
有人说,楼主你又在装逼了,什么模式和策略的大调,一个小Logo如何能给企业打了鸡血一样,你想多了。
我想说,并非Logo给企业打鸡血,而是好的Logo是能带C端用户们起飞的。
到正题了,Logo如何携带C端用户起飞?好Logo设计准则:简单第一一点,Logo能否被C端用户记住,直接决定了用户在下意识中能否想到你,进而想到用你的商品和服务。
通过形象的logo,可以让用户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、服务理念。
相反,过于繁琐的Logo设计不但没达到形象宣传的目的,甚至让用户从内心产生一种天然的抗拒感,与用完就忘的懵逼感。
这让我想起,2013年的CBA赛场上,各种掉渣天的Logo设计,以至于当年的球迷纷纷在贴吧吐槽,球队的支持率都因此遭到了影响.....囧当年的江苏中天南钢和山西汾酒集团,简直没法看。
。
。
看得出官方是想用各种霸道画风的吉祥物,或者动物占据商标版面打气,特有WIN32既视感。
以至于球迷们在贴吧吐槽了此事1年,虽然体育商标和商业商标还是有差别的,但还是足以说明,一个商标在用户中心目中的分量,决定了好评还是差评。
那样简单的好Logo是什么样?Milton Glaser以设计 I love new york标志著称。
他的作品屡获Art Directors clubs, Type directors club与American Institute of graphic arts大奖。
1979年,他被授与 Royal Society of arts 荣誉会员。
Milton Glaser的每个Logo设计的都极为简单,作为一个国际著名设计师,他从不以商标多么负责概念内涵。
他对内涵的概念是,商标作为企业的一个符号,能传递什么精神内涵?简单的Logo好记忆,有辨识度;色彩,叫人深刻印象大家一般对一个范围的品牌有着自我辨识的能力,是由于Logo的颜色,给人一种极其深刻的印象。
通常来讲,主题颜色鲜明,一般更容易刻印到人的脑海中。
著名的阿迪达斯设计者,曾把主题留白作为一个Logo设计的标尺,深谙心理学的他,了解主题色和留白能把Logo的符号印象死死的刻印在人的脑海中。
好Logo应该孕育的内涵:苹果几经改版,其独特的金属质感和新科技感已经十分亮眼,Logo含义着新科技商品与前卫。
而腾讯手机软件进入画面,则是以一副水彩墨的企业代替,含义丰富多彩的社交元素,和多样化的人群趋同的意思,本质体现出社群属性。
Logo大趋势,你的Logo还是一个大写的Low吗?网络化、艺术字化、国际化是目前的主流设计趋势。
首字母logo:所见即所得,一个简单的手写字母非常不错的囊括一个品牌的记忆点,和介绍化的logo一样,这个模式都会是在2016年持续时尚的经典模式。
比如:滴滴的D和乐视的L。
大道至简,愈加多的公司,用愈加简单的图标,尽快地占据大家思维当中的本能地方,让信息过载的现代人,可以看到这类简单图形 就想起这家公司,这就是标识的意义所在。
不只成熟企业,一些创业企业,O2O范围的企业,也意识到了这一点。
很多老板们感觉,当初拍脑袋决策想出的Logo,现在想想还真是Low了,需要要换新的。
虽然,现在有不少中小微型企业欲在Logo上改进或做文章,不过,这类都是某种转型的需要。
既和策略、布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也和商品、服务的核心理念密不可分。
企业同样需要警惕,更换Logo时的衔接非常重要,特别是那些直接面向买家的品牌,更应该注意这一点。